頂部
生物特征
? 阿氏前口蝠鲼屬鰩魚的一種,是世界上最大的鰩魚之一(體型第二大的鰩魚,僅次于雙吻前口蝠鲼)[1]。
? 雌性的體型比雄性的大,成年個體體寬一般為3至3.5米,最大可以達到5.5米寬;體重可達1.4噸[1][2][3]。
? 新生的阿氏前口蝠鲼體寬為1.5到1.7米[3][5]。
? 其身體兩邊寬大的三角形胸鰭和圓盤一樣的身體構(gòu)成了巨型扁片狀軀體,頭前有由胸鰭分化出的一對突出的頭鰭,位于頭的
兩側(cè)[1][2]。
? 其頭部長有兩個像魔鬼“犄角”一樣的頭鰭,以及身體兩側(cè)大大的胸鰭展開像身披“披風”的魔鬼,也俗稱“魔鬼魚”[7]。
? 眼睛位于頭部前端頭鰭兩側(cè),鰓裂5對,位于腹側(cè)[1]。
? 它有一個很小的背鰭和一個細長如鞭的尾巴,和其它蝠鲼一樣,尾上不具毒刺[1][2]。
? 阿氏前口蝠鲼通常是背面為深黑色到深藍色,頭部上方零星伴有白色或灰色大斑,腹面為白色,帶有黑色斑點,這些斑塊和斑點都是獨一無二的[1][2][3]。
? 上頜、下頜及口周邊為白色至淡灰色[7]。
? 它的吻端寬而橫平呈矩形;下頜有幾顆細小的(1~2毫米)、鉤狀的牙齒[2][3]。
? 據(jù)推測,雄性的牙齒比雌性的要長,這樣它們在交配的時候,雄性就可以緊緊地咬住雌性[3]。?
? 它們的皮膚摸起來遠沒有看上去光滑,其皮膚表面是由稱為“皮質(zhì)鱗突”的無數(shù)重疊的鱗片組成,像砂紙一樣[5][7]。
? 阿氏前口蝠鲼的第二性征較顯著:雌性的體型比雄性的大;成年雌性在腹鰭之間有一個簡單的泄殖腔,以及胸鰭上有交配的疤痕;鑒別成年雌性和未成年雌性唯一方法是在看胸鰭上是否有交配的疤痕;成年雄性從腹鰭延伸出兩根棒狀交接器,未成年雄性也有交接器但未延伸出來[3][5]。
? 外觀和雙吻前口蝠鲼很像,再加上它們的分布區(qū)域有重疊,因此常常會被混淆。但兩者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異加以區(qū)別[1]。
? 阿氏前口蝠鲼背部黑白花紋的界限不清晰,使得頭部的黑色花紋形成一個“Y”形,"Y“字形的紋路從頭部一路延伸到背部中心。此外,其胸鰭的尖端也可能呈現(xiàn)白色。而雙吻前口蝠鲼背部的白色花紋就像兩個對稱的直角三角形,使得頭部的黑色花紋形成“T”字形[5]。
? 身上的斑點大小不一,是獨一無二的。阿氏前口蝠鲼的斑點主要集中在鰓、腹部和胸鰭的后半部分,而雙吻前口蝠鲼腹部斑點主要集中在胸鰭的后半部,鰓部無斑點[5]。
食物
? 它們主要以浮游生物為食,尤其是浮游動物,例如小蝦、螃蟹幼體、小魚等[1][2][3][4][5]。
分布
? 阿氏前口蝠鲼廣泛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水域,如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1][4]。
棲息地
? 阿氏前口蝠鲼主要棲居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淺海區(qū)域,較少停留或棲息在海底,經(jīng)常在珊瑚礁附近巡游覓食[1][2][3][4][5]。
繁殖
? 阿氏前口蝠鲼屬于卵胎生動物,是指動物的卵在母體內(nèi)發(fā)育成新的個體后才產(chǎn)出母體的生殖方式。胚胎發(fā)育所需營養(yǎng)主要靠吸收卵自身的卵黃,或只在胚胎發(fā)育的后期才與母體進行氣體交換或者與母體輸卵管進行一些物質(zhì)交換[7]。
? 部分地區(qū)的阿氏前口蝠鲼在夏季繁殖,部分地區(qū)在冬季繁殖。蝠鲼一般會在夜晚的淺水區(qū)進行產(chǎn)仔[5]。
? 在繁殖季節(jié),蝠鲼開始成群出現(xiàn)在淺海區(qū),通常是幾只雄性一起尾隨在雌性身后。經(jīng)過一段時間(可持續(xù)2小時)的追逐后,其中一只雄蝠鲼則游到雌性身邊咬住雌性胸鰭的末端,進行體內(nèi)受精。完成短暫(約15-35秒)的交配后,雄性則揚長而去,接下來第二個追求者會重演以上的過程[2][3][5]。
? 受精卵在雌性體內(nèi)發(fā)育并孵化出仔魚,大約12個月后,小蝠鲼會直接從母體中產(chǎn)出[2][3]。不久就能自由游動,獨闖天下了(無育幼行為)[3]。
? 這種物種與鯊魚是近親,它的繁殖能力非常低,在野外,雌性平均每2-3年就會產(chǎn)一只幼崽,偶爾也產(chǎn)兩只[1][2][3]。
? 幼仔出生時,幼仔的胸鰭折疊環(huán)繞在它們的身體周圍,以便更容易地通過產(chǎn)道[7]。
? 雌性8-10歲、體盤寬約3~3.9米時達到性成熟,而雄性大約6年、體盤寬約2.5~3米時達到性成熟 [2][3][5]。
行為
? 蝠鲼經(jīng)常成群的在淺海區(qū)覓食和游泳,群體大小與交配習性及繁殖力有關(guān)[3][5]。
? 蝠鲼通常在下午巡游覓食[3]。
? 蝠鲼的泳姿非常的優(yōu)雅,它游泳時扇動著三角形胸鰭,像在水中飛翔一樣[5]。
? 蝠鲼也能游得很快,有時還會躍出海面,落水時發(fā)出砰的一聲巨響,時而還會伴以漂亮的空翻。蝠鲼躍出水面可能是為了消除身上的寄生蟲,可能是受到敵害的追擊,可能是蝠鲼和蝠鲼之間的相互溝通和交流,或者玩耍[5]。
? 蝠鲼是濾食性動物,它們是通過鰓過濾海水來攝食水中浮游生物的。它們細小的牙齒不是用來進食的,反而它的頭鰭在進食時起到重要作用,可幫助其將食物推進口中,而在游泳時,頭鰭會卷成棒狀或螺旋狀[1][2][5]。
? 時常會有?魚附著在蝠鲼身上,撿食從蝠鲼嘴里掉下來的食物殘渣。蝠鲼會定期造訪“清潔站”,讓清潔魚清潔身上的寄生蟲、死皮或一些發(fā)炎組織[5]。
? 遷徙與溫度的變化和浮游生物的多少有關(guān)。它們夏季會遷移到南方,冬季則返回北方[3]。
? 眼睛位于頭部兩側(cè),使其保證有寬闊的視角。此外,它們還有發(fā)達的電感器官,像所有的軟骨魚一樣,能夠利用內(nèi)耳中的接收器(類似側(cè)線一樣的功能)來探測聲音[3]。
壽命
? 據(jù)估計,在野外它們的壽命至少為40年[3][5]。
威脅[4]
? 因各種原因,如魚肝油及皮革的商業(yè)價值、其鰓耙因可入中藥,也會因此受到捕殺。
? 魔鬼魚因其體型巨大、行動緩慢、經(jīng)常出沒于水面非常容易被捕獲。
? 魔鬼魚受到的威脅還來自于漁網(wǎng)誤捕、棲息地減少、環(huán)境污染以及人類潛水活動的干擾等。
? 相對于大洋性的魔鬼魚,近岸型的魔鬼魚因為人類活動的影響更容易受到威脅。
保護現(xiàn)狀
? 被《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The IUCN Red List)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易危動物[4]。
? 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CITES附錄Ⅱ中[3]。
? 美國、馬爾代夫、菲律賓和澳大利亞等國都制定了蝠鲼相關(guān)規(guī)定保護措施,來保護種群數(shù)量[4]。